近日,《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新版已修订完成,即将开始实施,相关部门在南京召开国家标准宣贯会,那么新版的(GB/T 21431)较2015版本相比有何不同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都修改了哪些内容吧!
一、标准名称中雷电防护装置替换了原来的防雷装置
雷电防护装置(LPS),用来减少雷击建筑物造成人身伤害和物理损害的整个系统。由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两部分构成。
二、标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分类及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定期检测周期、检测流程、检测记录、结论判定及报告。标准的不适用范围和上一版本保持一致。
三、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的有《防雷装置检测服务规范》、《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建筑物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同时《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1部分替换了原来。
四、标准更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一)、修改的术语
3.1 雷电防护装置:用来减少雷击建筑物造成人身伤害和物理损害的整个系统。注:LPS由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两部分组成。
3.2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为确定雷电防护装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
3.8 电涌保护器: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电器。注1:电涌保护器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的原件。注2:SPD具有适当的连接装置,是一个完整的部件。
3.9 复合波发生器的开路电压:在复合波发生器连接试品端口处的开路电压。
3.10 电压保护水平:由于施加规定陡度的冲击电压和规定幅值及波形的冲击电流而在SPD两端之间预期出现的最大电压。注:电压保护水平由制造商提供,并不可低于按照如下方法确定的测量限制电压。对Ⅱ类和/Ⅰ类试验,由波前放电电压(如适用)和对应对应Ⅱ类和/Ⅰ类试验中In和Iimp幅值处的残压确定。对于Ⅲ类试验,由复合波直到Uoc的测量限制电压确定。
3.12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可持续地施加在SPD保护模式上的最大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
3.14 有效电压保护水平:电泳保护器连接导线和外置脱离器(如果有)感应电压降与电泳保护器电压保护水平的矢量和。
3.15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由设备制造单位对设备或设备的一部分规定的冲击耐受电压,它代表了设备的绝缘耐受过电压的能力。
3.17 压敏电压:在规定时间内,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通过电流(通常为1mA)时在其两端测得的电压。
3.18 泄漏电流:除放电间隙外,SPD在并联接入线路后通过的微安级电流。在测试中常用0.75倍的压敏电压进行。注:泄漏电流增量是限压型SPD劣化程度的重要参数指标。
(二)、新增的术语
3.3 接闪器:外部LPS的组成部分,用于拦截雷击的金属部件。注:如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网或接闪线等。
3.4 引下线:外部LPS的组成部分,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3.5 接地装置:外部LPS的组成部分,用于将雷电流传导并散入大地的导体。
3.6 测屏蔽:将需要保护建筑物或其一部分包围起来的闭合金属格栅或连续型屏蔽体,用于减少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失效。注:防雷电电磁脉冲的磁屏蔽包括格栅型空间屏蔽、引进的线路屏蔽、屏蔽板(网)和屏蔽室(盒)等。
3.11 Ⅰ类试验的冲击放电电流Iimp:流过SPD具有指定转移电荷量Q和在指定时间内具有指定比能量W/R的放电电流峰值。
3.13 Ⅱ类试验的标称放电电流:流过SPD具有8/20波形电流的峰值。
3.16 低压电涌保护器专用保护装置。一种用于低压电源系统的电泳保护器的外部脱离装置,能够承受被保护电涌保护器安装处预期的电涌电流,并能够分断由于电涌保护器故障而产生的工频电流的装置,且具有工频小电流动作特点。
五.更改了检测分类和项目
(一)、检测分类
检测分为验收检测和定期检测,将首次检测更改为验收检测。其中验收检测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前的检测。定期检测为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按规定周期进行的检测。新版验收检测和定期检测是以投入使用前后进行区别,和之前的差异较大。
(二)、检测项目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项目为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磁屏蔽、防雷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SPD)。删除了上一版本的建筑物的防雷分类、防雷区的划分,将雷击电磁脉冲屏蔽修改为磁屏蔽,等电位连接修改为防雷等等电位连接。虽然在检测项目中进行了删除,但相关内容在检测要求和方法中进行了明确。
不久的将来,随着新版《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的落地与实施,一定会切实推动防雷检测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